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。
文章于 2021年2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被微信屏蔽
命运闭环中的阿琪玛们
丁佰胜 | 文
“阿琪玛,起来了!” “哦……” “阿琪玛,快起来!” “哦……”
清晨,当我还在睡袋中迷迷糊糊做美梦的时候,阿卡的喊声就把我吵醒了。我看了手机上的时间,才六点钟左右。原来,这时阿琪玛要起来做饭、温猪食了。
阿琪玛是阿卡的女儿,今年11岁,她还有一个妹妹、一个弟弟。虽然才11岁,但她早就没上学了。阿卡说家里负担重,只能让阿琪玛回家,而阿琪玛听了父亲的话,很小年纪就待在家里干农活。
阿卡与我昨天才回到他的家,现在他也还躺在床上。这位勤劳的男人,现在应该是他最幸福的时刻。他与妻子阿嘎大半年没见,或许正相互温存呢。
咕咕日木则、文强和我睡一个屋,现在也他们还在熟睡中。一座木头房里并不暖和,没有被子,我只能睡睡袋。而此时,耳朵还能清楚地听到风从缝隙间钻进来呼呼作响,吓得我赶紧把头埋进了睡袋。
当我再次快睡着时,听到了阿琪玛的起床声,然后是叮叮当当侍弄碗筷的声音。阿琪玛在做饭,然后又要去喂猪。十月的凉山,早就很冷了。11岁的小姑娘,却这么早就起床了,真不容易。
而这,却是她每天的必修课。 阿卡说,已经有人向她定亲了,他打算过三年也就是在阿琪玛14岁的时候把女儿嫁过去。虽然中国东部地区这个年纪的女孩子,此时可能还正上学,享受着父母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的呵护。
阿琪玛很少说话,整个人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,害羞腼腆,只有和弟弟打闹时露出小孩子的天真。结婚对她来说,从没想过,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婚。只是父亲让她结婚,那就听安排吧。
于是,一个年轻少女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。
“我想读书,做梦都想。”。当阿琪玛被父亲定下亲事时,她的堂姐,阿卡大哥的大女儿阿格在地里收土豆的时候,对我这样说。阿格今年16岁,但早已经结婚,他的老公是同村的,今年也才17岁。
与两位姐姐相比,才8岁的咕咕日木则还比较单纯天真。剥玉米时她总喜欢做各种调皮的动作,让大家大笑。她也喜欢对弟弟文强做各种恶作剧,而作为小男子汉的文强,却显得腼腆文静,任由小姐姐摆弄。
不过,阿卡却不能由着他胡来。因为在他看来,文强是家里的希望,而咕咕日木则和阿琪玛迟早是别人家的人。因为我在,早上阿嘎嫂子让阿琪玛做了两种饭:米饭和蒸土豆。米饭让我吃,而他们吃土豆、喝酥油茶。
阿卡为文强盛了一碗米饭,咕咕日木则也拿碗来盛,结果被阿卡一顿训。咕咕吐了吐舌头,调皮地放下碗拿了一个土豆放进嘴里。她并不知道爸爸在重男轻女,只是习惯了而已。
“咕咕太调皮了,我想再过几年就不让她读书了。文强呢,成绩好,也听话,只要他愿意学,我一定让他好好读。”阿卡说。
与女儿侄女们的命运一样,阿嘎嫂子也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。
阿嘎和阿卡是表兄妹,阿嘎是泸沽湖的,和阿卡结婚后先住牛棚,后来两个人同甘共苦,经过很多努力,终于住上了木房子。
对她来说,女人的命运就这样,接受上天的安排,嫁人生子、做家务、干农活,一辈子就这么过去算了。
在凉山,像阿琪玛、阿格和咕咕日木则这样的女孩子以及像阿嘎这样的女人还有很多。
她们的命运似乎是一个闭环,始终走不出来。
很多人会说,干嘛不读书走出去,走出去后再也不回去了。
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:对她们来说,读书的成本有多高?在那个地方,女孩子不用读书的观念,又有多么根深蒂固?
人们受过贫穷后又会对贫穷产生情感,让他们即使人走出去了,心还停留在原来环境的思维中。 前几年,有一个电视剧名叫《暖春》,小花与爷爷的故事感动了多少人。故事的结局是小花后来上了大学,为了感谢养育她的故乡,毕业后选择回到村里当了一名小学老师。
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励志成长、感恩回馈的故事。
可是否有人想过:小花的回归是否就是一个人走不出原生环境的写照呢?当她回归时,是否也注定了她在现实的阶层跨越中败下阵来。
虽然我们心理上无法认同这种感恩回馈式的回归是阶层跨越的失败,但事实的确如此。只不过裹上了一层高尚的外衣,我们也就接受了这种结局。
到这里,很多人也许就会明白,阿琪玛、咕咕日木则、阿格的命运为何是闭环了。
真正的精准脱贫和帮扶何其之难!
在我离开凉山前,我把自己随身带的一本地图集送给了文强,我告诉他北京、成都、昆明、凉山、木里在哪里。我希望他有一天,按照我在地图上给他画的路线一步步走出大山。当晚,他一个人在灯下翻看地图,津津有味。
这些年,我一直想起那个画面,想象他心里一扇命运的门正在慢慢打开,非常欣慰。
而阿琪玛、阿格、咕咕日木则以及阿嘎嫂子她们,她们的命运又由什么去改变,谁能告诉我? 后记:
本文是作者七年前到凉山做社会调查时的真实经历,全文名字和事情都为事实。
【作者简介】丁佰胜:90后,媒体人,曾违心地用过“林中漫步人”和“青客”的笔名,但还是更喜欢本名,因为觉得做自己的感觉更好。一枚园地耕耘者。
文章图片来自网络,所诉观点与平台无关
关注一枚园地,共筑心灵家园。
一枚新园地 一枚园地ll 一枚园地lll 请全部关注,不再失联
征稿:
一枚园地,我手写我心。欢迎您投稿。
投稿邮箱:yimeiyuandi@163.com
编辑微信:mei94539(请注明“投稿”) "现场直击"——方方作品获奖颁奖典礼
老稻:没有人比我更懂方方日记
方方:听音乐会
来自草根的声音- 方方日记之我见
重庆唐云:当代文学的荣耀,自方方始 说事儿系列 民声IV系列 “流泪撒种的,必欢呼收割” - 民声III系列文章汇总 (183篇)
其他
民声IV(22)|| 命运闭环中的阿琪玛们
(凉山女孩。图片来自网络)
(凉山女孩。图片来自网络)
那是两年前,那时她还在读六年级。因为父亲疯了,叔叔阿卡在养活着她们一家人,而阿卡也像她的父亲。
有天,阿卡对阿格说,阿格,你能不能不读了,我实在无能为力了,你看,这两家十几口人都需要我养活,我真的没办法了。
阿格听完叔叔的话就哭了,她知道不读书对她意味着什么,但她无法用语言反驳叔叔,不想也不能反驳。她只能默认。
“我那时学习成绩特别好,在学校里都是前几名,我不上了,老师都觉得可惜。”
阿格忧伤地说,“那段时间,我做梦都还梦到上学的情景,醒来发现是梦,就流泪了。”阿格一边捡土豆一边说。
阿卡告诉我,十月在当地是收获的忙季,这时,在外打工的人都会回到村里。的确,十月的凉山,贫瘠的土地上玉米已经成熟,而土豆也正躺地里等着被刨,而火把节紧随其后,他们必须赶回。
阿卡的女婿、阿格的老公告诉我,他们夫妻俩之前在广东做羊肉串,因为家里忙就回来了。
这位女婿真不错,阿卡回来第二天收大哥家玉米的时候,女婿带着阿格也回来忙前忙后。阿卡从乡上回来,也是女婿骑着摩托车大老远来接的。
(凉山的孩子们。图片来自网络)
阿嘎和阿卡是表兄妹,阿嘎是泸沽湖的,和阿卡结婚后先住牛棚,后来两个人同甘共苦,经过很多努力,终于住上了木房子。
很多人会说,干嘛不读书走出去,走出去后再也不回去了。
(凉山女孩。图片来自网络)
(本文编辑:安然以待)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安然以待的茶店。
一枚园地,我手写我心。欢迎您投稿。
投稿邮箱:yimeiyuandi@163.com
编辑微信:mei94539(请注明“投稿”)
点击阅读更多